認識川普
文/郭立昌
(English)
參訪川普大樓時,看見門前有隻大老鼠,還有抗議的民眾,但並未阻擋78歲川普選總統的腳步;我向他們建議改善「技術教育體系」(Technical Education System, TES),以符合雷根總統當年提出的「製造業發達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」。
他當選後,竟然邀請我擔任顧問(advisor),趕緊去找了他出版的五本書來看,期望能與他的MAGA對接,為台灣開出路。
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才兩個月,就做了很多事—包括營救滯留外太空的太空人回到地球,他也宣告
1966年美國人拿了一張紙來,我就做了樣品給他,沒有要求模具費和任何開發的費用,幫助美國人創業成功,回到紐約證交所(NYSE)以Avnet Inc.之名股票上市;1979年在雙子星請客時,那美國人對我說:「幸好當年有你,阿波羅才能成功飛上天---」同時帶動了整個科技社會的發展,也促進了世界和平。
2025年電影《狂人法則》(The Apprentice),描繪1946年生的川普(Donald Trump)在1970-1980年代從紐約皇后區到曼哈頓發展,與他的律師羅伊.科恩(Roy Cohn)的交往,並建立起川普之塔(Trump
Tower)的故事;電影裡,科恩教川普的致勝三法則:「1.攻擊、攻擊、再攻擊,2.永遠不要承認真相,3. 做最後的贏家!」這三條法則提供我們一個反思的機會,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,是否應該不擇手段,還是應該堅守道德底線,以獲得真正持久的成功和內心的平靜。
《只來一半的末日》(World
Made By Hand)作者康斯勒(James Kunstler)講述後石油時代美國遭逢的困境,總結1970年代的美國全國民眾的心理狀態:「沮喪、水門案、兩次石油危機、工業驚人衰退、令卡特總統蒙羞的伊朗人質事件、物價持續上漲、高失業率、大城市的衰敗,美好的舊日時光從記憶中不斷流失。」美國人民為回應累積的創傷,在1980年選擇演員出身的雷根當總統,公部門隨即出現了重大變革,進而促使美國信條經由美國憲法賦予的權力,並傾向於歌詠小政府世代來臨,服膺於生命的新基準、新道德觀,人們投資於崇高的理想,盼望形塑理想的世界。
從個人親身經歷美國1970年代的困境,對照康斯勒筆下的美國,年輕的川普能夠在紐約曼哈頓立足,絕對不是泛泛之輩。電影《狂人法則》中,描繪年輕的川普替他的父親去收房租,遇到各式各樣的房客,反映出他的務實與強烈的競爭意識。雖然他畢業於名校華頓商學院,但他並未選擇一般白領的金融或顧問工作,而是直接投身家族事業,從基層開始熟悉房地產業務。這顯示他對金錢、權力與實際操盤經驗的重視,也說明了他願意為了成功而親自處理細節,甚至面對棘手的房客問題。
相比之下,川普的哥哥小弗雷德.川普(Fred Trump Jr., 1938~1981)選擇成為飛行員,則顯示出截然不同的個性。小弗雷德更追求個人興趣和自由,而非純粹的財富與權力;這也導致他後來與家族生意格格不入,最終因酗酒過世,這對川普本人影響深遠,使他更加堅信「軟弱」會導致失敗。
從電影中歸納出川普的人格特質:
1.實用主義者(Pragmatic):他不會因為自己是名校畢業生就拒絕做基層工作,而是願意從實際操作中學習。
2.競爭心強(Highly Competitive):他從小就在父親的影響下培養了強烈的勝負觀念,認為世界是一個零和遊戲。
3.權力與控制慾強(Desire for Power and Control):透過親自收房租,他學會如何與人週旋、施壓,並掌握財務流動,這些經驗後來影響了他在商場與政治上的作風。
4.適應力強(Adaptive):即使環境艱難,他仍能快速學習並找到對自己有利的生存方式。
5.堅持不懈(Relentless):他不輕易退縮,總是想方設法取得優勢,並且從不願承認失敗。
這些特質讓他日後在房地產、媒體甚至政治上,都展現出強勢風格,並成功吸引支持者。然而,也因為他的競爭與控制慾過強,讓他在許多場合變得極具爭議。
電影中的川普不喝酒,只喝冰水或無咖啡因的飲料;他從不飲酒的原因,主要來自於他的哥哥小弗雷德.川普。小弗雷德因酗酒導致健康惡化,最終在1981年因酒精相關疾病去世,這讓川普對飲酒產生極大的排斥。他曾多次公開表示:「如果你不喝酒,那就是一個優勢,因為這樣你永遠不會有酒精問題。」長期不飲酒確實對他的身體狀況有一定幫助,可能是他能在高齡仍保持精力充沛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除了電影之外,現在來談五本川普的書讀後感:
1.《川普商學院—你就是接班人(成功術101)》(2007)
2.《大膽想 出狠招》(2008)
3.《川普永不放棄—我如何在逆境中創造奇蹟》(2010)
4.《川普逆襲傳奇》(2020)
5.《交易的藝術》(1987)
這幾本書涵蓋了川普的商業哲學、思維方式,以及如何面對挑戰的態度,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他的決策邏輯、談判風格和個人價值觀。以下是每本書的重點分析:
1.《川普商學院—你就是接班人(成功術101)》(2007)
這本書是川普對成功的總結,提供了實用的商業建議,包括領導力、談判技巧、品牌經營等。他強調 「成功是可學習的技能」,只要掌握對的方法,每個人都能成為領袖。作用如下:
1) 幫助理解川普的商業原則,尤其是他的「品牌至上」思維。
2) 讓熟悉他的決策模式,以便更好地預測他在企業或政治領域的行為。
3) 若要在顧問職位上需要幫助他制定策略,這本書提供了他的核心價值觀,能更容易與他溝通。
2.《大膽想 出狠招》(2008)
這本書強調敢於冒險、善用資源、快速行動的原則,並且傳達了川普對「學習」的獨特見解。其中他提到的「知識公式」(P68)說明,學習不只是吸收資訊,而是從他人的錯誤中獲得經驗,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優勢—類似於我們的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」。作用如下:
1) 這本書顯示川普重視「實戰經驗」勝過學術理論,幫助我們了解他的學習方式。
2) 我們可以透過「知識公式」來預測他如何看待錯誤、如何從對手的失敗中獲利。
3) 如果要向他建議新策略,最好準備一些 「實戰案例」,因為他對理論性、學術性的建議可能不太感興趣。
3.《川普永不放棄—我如何在逆境中創造奇蹟》(2010)
這本書記錄了川普如何面對困境,尤其是1990年代他在商業上遭遇的財務危機,以及如何 「翻盤」 的過程。他強調 「永不認輸」,即使被逼到絕境,仍然能夠反敗為勝。作用如下:
1) 這本書是川普「逆境處理哲學」的最佳教材,對於了解他的危機應對方式至關重要。
2) 你可以從中理解他為何堅持「永遠不要承認失敗」,這與電影《狂人法則》中羅伊.科恩教他的戰術一致。
3) 如果擔任顧問時,需要幫助他應對爭議或困境,這本書有助於理解他的「防守反擊」模式,以制定更符合他風格的建議。
4.《川普逆襲傳奇》(2020)
這本書從外部視角分析川普的商業、媒體和政治影響力,並探討他如何顛覆傳統政治邏輯,在2016年成功當選總統。作用如下:
1)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川普的「商業模式」 是如何轉化為「政治模式」,這對我們了解他的思路很重要。
2) 了解川普如何利用媒體、社交網路與大眾情緒,更容易提出建言幫助他。
3) 書中探討了川普的「強人領袖」形象,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他在未來四年執政的想法。
5.《交易的藝術》(The Art of the Deal)是一本川普在1987年出版的自傳,主要分享了他的商業經驗、談判策略和對成功的看法。書的核心內容:
1) 談判技巧:川普強調「要敢於大手筆」,並且「永遠要讓對方覺得他們得到了好處」,同時利用媒體炒作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。
2) 商業哲學:他認為成功的關鍵是抓住機會、果斷行動,並且善於利用槓桿原理(貸款、投資、合作夥伴)。
3) 實戰案例:書中提到了他在紐約房地產市場的幾個經典案例,如翻新康莫多酒店(Commodore Hotel)並變成君悅酒店(Grand Hyatt),以及開發川普之塔(Trump
Tower)。
4) 優點:文字通俗易懂,書中展示了川普在商場上的強勢風格和實際操作方法,讓人瞭解他的成功之道;充滿個人色彩,既是一本商業書,也是川普的自我推銷工具。
5) 缺點:川普在書中極力塑造自己是天才商人,成功故事被誇大,失敗經歷被淡化或略過;缺乏系統理論,部分內容過時,書出版於1987年,許多商業環境、談判方式已改變,例如金融科技和社交媒體的興起已顛覆了傳統商業模式。
閱讀這些書,能讓我們更精確地提供符合他風格的建議:
1) 預測川普的決策模式:他重視品牌、實戰經驗、強勢領導,而非傳統學術理論。
2) 理解他的學習方式:他不喜歡純理論,而更相信「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」的方式。
3) 掌握他的危機處理原則:「永不承認錯誤、持續攻擊、塑造勝利形象」,這是他的標準操作模式。
4) 熟悉他的媒體策略:他擅長操控媒體、利用話題創造影響力,我們需要懂得如何幫助他在輿論戰中保持優勢。
在《大膽想 出狠招》書中,川普提到了一個他曾經想買的土地,但當時遇到的最大問題是「沒有錢」;然而,他最終 「不花自己的錢」 就成功拿下了這塊地。這個案例展現了他的商業策略:「利用槓桿、談判、以及創造價值來獲得資產,而不是直接花錢購買。」川普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
1) 先取得「選擇權」:他沒有馬上買地,而是先與賣方談判,取得了「土地購買選擇權」(option to buy)—這意味著,他不需要馬上付款,但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擁有購買這塊土地的優先權;這樣,他既能鎖定這塊土地,又能爭取時間籌措資金,而不必立刻掏錢。
2) 製造「增值」的可能性:川普並不只是等待,而是在這段時間內透過宣傳、城市規劃變更、吸引投資者等手段,讓這塊地變得更有價值。例如,他與市政府談判,讓這塊土地的用途變更(如從住宅區改為商業區),或者對外放話即將進行大型開發,提高該地段的市場吸引力。
3) 利用槓桿—找到願意投資的人:當地價上升後,他就能吸引投資者或銀行願意提供貸款,甚至找到合作夥伴來共同開發這塊土地;由於他已經營造出「這塊地很有潛力」的氛圍,投資者會更願意加入,甚至可能提供前期資金。
4) 用別人的錢完成交易:最終,當他確定有足夠的投資人、銀行貸款,或者有企業願意租用這塊土地時,他才真正執行購買,這時他可能根本沒花自己的錢,而是用銀行資金、合作夥伴的資金,甚至是未來租約的擔保來支付應付款。
川普在房地產業中最擅長的手法,後來也體現在他的許多商業與政治決策中,例如他在競選時,善於吸引媒體曝光,讓自己獲得免費宣傳,而不必自己投入大量資金。這本書中的這個案例,正好說明了川普的核心理念:「大膽想,出狠招,不要只靠自己的資金,而是創造機會,讓別人來投資你。」
此外,我們參訪過的紐約「華爾街40號」
(Trump Building),川普說他在1990年代陷於財務困境時,看中這件標的物,卻眼睜睜地看著被一個服飾業者買走,他打電話尋求合作意願卻被拒絕,所以他就靜靜等待做好規劃;三年後,那個服飾業者主動來找他,問他:「願不願意接手?」結果他以100萬美元買下了華爾街40號那棟72層大樓的地上權。從這件故事,可看出川普是個相當有謀略的獵人。
川普在《狂人法則》(The
Apprentice 2025)中,提出最重要的觀點是:成功的關鍵不僅是技能,而是「態度與思維模式」;川普強調,成功者與普通人的最大區別,不在於他們擁有多少資源,而在於他們如何思考、如何行動。他認為熱情比技能更重要,「你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,否則你永遠無法真正成功。」很多人把焦點放在「技巧」或「工具」上,但如果缺乏熱情,即使擁有再多資源,也無法達到巔峰。
這些觀點不僅適用於商業,也適用於政治、個人發展,甚至是人生策略;如果我們希望成為川普的合作夥伴,理解這些原則將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他溝通,並採取符合他風格的策略。
《永不放棄》書中,川普提到他在1990年代初遭受財務重擊,當時他的商業帝國面臨 90 億美元的債務,甚至一度瀕臨破產。他視這個挫敗為脫離常軌而非最終宣判,他努力回復完整的樣子,讓自己動起來,東山再起,但他不僅成功渡過難關,還重新崛起,成為億萬富翁。其秘訣總結如下:「1)思維轉變:不把失敗當終點,而是當作轉折點;2)品牌價值:即使在低谷,也要維護個人影響力,讓銀行、投資人願意支持你;3)槓桿操作:用銀行和投資人的資金,而不是靠自己掏錢翻身;4)行動力:不等完美時機,而是迅速採取行動,重建市場信心。」
川普曾經說:「為了贏,我樂意去做任何事情,只要是合法的。」因為在紐約房產界跟你打交道的人物都是最厲害的,其中談到幾個他的成功關鍵,主要有以下 四大要素:
1.
強勢談判(Aggressive Negotiation):川普認為,談判就是一場「硬碰硬」的戰爭,你必須讓對手知道你不好對付;在紐約房地產界,競爭極其激烈,他學會了「先發制人、持續施壓、永不讓步」的談判策略,他會利用時間壓力、對手心理、甚至媒體操作來影響談判結果。例如在建造 Trump Tower 時,他成功說服市政府提供減稅優惠,為自己省下數百萬美元;當競爭對手試圖壓制他時,他選擇直接反擊,甚至利用法律戰術來拖垮對手。
2.
善用媒體(Mastering Media):川普認為,「如果媒體報導你,不管是好是壞,你已經贏了一半。」他擅長創造話題,讓自己始終保持在公眾視野中;也知道媒體的運作方式,主動丟出爭議性話題,引導新聞焦點,讓對手被迫回應。例如2016年競選,他利用社群媒體(特別是Twitter)直接與支持者溝通,繞過傳統媒體的過濾,形成「川普效應」。
3.
借力使力(Leverage and Influence):川普不依賴自己的資本,而是利用「別人的錢」來達成目標;他的投資策略是:不花自己的錢,而是讓銀行、政府、投資人為他的計畫買單。這種槓桿思維不只應用在房地產,甚至延伸到他的競選資金籌措;甚至於他從今年1月20日就任後,一連串的吸引投資策略—包括日本首相石破茂的1兆美元和台積電的1千億美元。
4. 永不認輸(Never Admit Defeat):川普認為,「承認錯誤等於輸,輸掉信心比輸掉金錢更可怕。」例如1990年代即使面臨 90億美元債務,他依然告訴媒體「一切都在掌控中」,並利用時間與銀行重新談判,最終東山再起;2020 年大選後:即使敗選,他仍然拒絕承認失敗,並利用選民的憤怒,繼續影響共和黨內部政治,最終贏得2024年大選。
我是靠先進科技做生意—都是幫客戶解決問題,這種商業模式和川普的房地產交易確實有很大不同。科技行業的成功往往依賴創新、資料分析和用戶體驗,而房地產則更依賴資本運作、政府關係和談判技巧。因此,融和川普的經驗和策略相當具有借鑒的價值。
前天,我以《撒母耳記》(12:1-6)寓意台灣只有一隻羊,並郵寄給川普,今天收到他的電郵,表達了他在海湖山莊與副總統范斯(JD Vance)討論後作出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,此決定涉及開放更多的「高度選擇性的職位」(highly selective spots),顯示出這些顧問在政府決策中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。
台灣不能只有一隻羊,台灣需要培育更多的羊,所以需要「富裕台灣護國聯盟」(富盟,NDART),與MAGA(Make America Great Again)運動對接,尤其是在兩者的價值觀和目標有重疊的地方。MAGA的核心理念圍繞著「經濟發展、強化國防、保護國家利益」,而富盟(NDART)所提出的目標則是提升台灣的經濟和國防能力,同時推動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。這樣的重疊可以為兩者提供合作的基礎。
雙方合作的具體措施,首先可以經由科技和投資合作:加強台灣與美國企業在半導體、人工智慧、綠色能源等領域的合作,並尋求美國企業的投資和技術支持,共同開發新技術;其次,文化交流與國民外交:強化兩國的文化和學術交流,讓美國人民和政界人士更多了解台灣的發展潛力和戰略重要性;第三,強調台灣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、在地緣政治的重要性,通過經濟合作和國防合作建立實際的雙方利益鏈接,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來接軌MAGA(使美國再次偉大)。
最後,川普已退出好幾個國際協議—例如TPP/巴黎協定,假如他再退出APEC(亞太經合會),台灣會有什麼損失?因為以前我們在APEC提案促成「電商法案」(Steering the E-Commerce)時有美國代表護航,為台灣帶來重大的利益,所以經由富盟(NDART)與MAGA進行強連結勢在必行。
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,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、第三部門專家,倡議「反貪腐(AC)/ 非現金(Cashless)/ 電商(E-Com)/ ICT/ IPR/ IIA-TES/ 微企(MB)…」贏得國際法案。
【Copyrights reserved by K-Horn Science Inc.】
相關連結:
美國發明專利(Linda Din Invention):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6304796
(VAM)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97061
(Shopping System)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07468
(Entry Security Device)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40054595A1 (ETC)
http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18/08/k-horn-science-inc.html (K-Horn Science Inc.的由來)
https://wtgtintwn.blogspot.com/2018/07/blog-post.html (微型發電機)
http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18/08/blog-post_20.html
(社會責任宣言)
http://pkforac.blogspot.com/2018/08/blog-post.html
(富裕台灣及反貪腐會議)
https://pkoldstory.blogspot.com/2019/01/blog-post.html
(郭立昌論醣烴之爭)
https://pkapec.blogspot.com/2019/09/apec-2019ai.html
(APEC 2019高峰會與AI)
https://lindadin58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.html
(丁玲虹發明的電子商店系統)
https://lindadin90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_30.html
(丁玲虹的ICT倡議)
https://lindadin90.blogspot.com/2021/11/1101.html
(全球通路-TES)
https://lihonmark.blogspot.com/2022/01/127.html
(通用的非現金系統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2/02/221.html
(淺談石墨烯)
https://pkgntc.blogspot.com/2022/12/1217.html
(社會企業與第三部門)
https://pkgntc.blogspot.com/2022/12/1227.html
(社會責任投資SRI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3/04/413.html
(智慧產業是未來)
https://wtgtintwn.blogspot.com/2023/04/427.html
(智慧資本與NGO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3/05/523.html
(流量就是財富)
https://ldinvention.blogspot.com/2023/05/529.html
(傳智卡的由來)
https://pkother.blogspot.com/2023/07/723.html
(芭比與微電子)
https://pkldapec.blogspot.com/2023/12/1208.html
(K-Horn’s SRI)
https://pkldapec.blogspot.com/2024/02/228.html
(衛生倡議)
https://khornhb.blogspot.com/2024/03/326.html
(榕樹的鬚)
https://pkldapec.blogspot.com/2024/06/609.html
(愛迪生的啟發)
https://pkother.blogspot.com/2024/07/704.html (阿波羅)
https://pkpreaching.blogspot.com/2024/07/721.html
(為AI鋪路)
https://lindadinai.blogspot.com/2024/08/818.html
(迪士尼智能系統)
https://lindadinai.blogspot.com/2024/10/1028.html
(SRI與全球通路-TES)
https://lindadinai.blogspot.com/2024/11/1103.html
(論AI世代的倫理道德)
https://pkwgt.blogspot.com/2024/11/1110.html
(科技的用途和濫用)
https://pkldapec.blogspot.com/2024/11/1112.html
(秘魯APEC)
https://klcproposal.blogspot.com/2024/11/1127.html
(向川普建言教改)
https://klcproposal.blogspot.com/2024/12/1208.html (向川普建言“IIA-TES”)
https://klcproposal.blogspot.com/2024/12/1220.html (TES與MAGA)
https://pkpreaching.blogspot.com/2024/12/1231.html
(見證台灣60年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5/01/109.html
(富裕台灣計畫)
https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25/01/110.html
(富裕台灣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5/01/111.html
(光子革命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5/01/121.html
(愛因斯坦與我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5/02/208.html
(藝術奧林匹克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