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5的文章

智慧產業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( 英文 ) 古云:「 聖人不積,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 。」 我們傳揚的「 智慧產業 」符合古聖先賢主張的不積藏、不圖己利,而以順應天道的利他原則,無私地付出與分享,不斷給予和幫助他人,反而讓自己收穫更多,社會必朝向普遍性繁榮發展。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收到我贈送的《 為下一代開出路 III 》 ( 郭立昌, 2008) 時, 即刻翻閱,看見 271 頁的「 智慧產業 」,讀起其定義:「 一個具有衍生性價值鏈的產業;能讓產業鏈中全部的參與者,得著益處的產業 。」很高興地向旁邊的監察委員 林將財 先生說:「 林桑,台灣就是需要這個智慧產業 !」時至今日,智慧產業也是在 MAGA 政策下的美國迫切所需。 《為下一代開出路 》 ( 郭立昌, 2008) 李前總統說:「 丁 小姐,請你過來告訴我,為何『 全球通路 -TES 』是智慧產業?」玲虹坐到總統的身邊解釋道 :「 T ES 是個新科技經濟系統,根據 APEC 2003 的官方數字是協助 2.4 億人創業的最佳實例,創造工作機會,解決結構性的失業問題;同時人們經由新商業機制,可以『 人在家中做、賺得世界錢 』,而且不出戶、知天下 ---- 」 丁玲虹向李總統說明 TES 為何是智慧產業 智慧產業的出現有其時代背景。因為, 1981 年到 1985 年台灣產業轉型失敗,外資撤離,造成失業潮,失業者去開計程車又被搶,向來悲天憫人的內人丁玲虹, 1986 年說她要創業,經由「 民間主動 」來「 富裕台灣 」,解決結構性的失業問題。 她說:「大家互助合作,積極地創造、發展一個具有『 衍生性價值鏈的智慧產業 』,來促使『 傳統產業科技化、科技產業智慧化 』,也應用這個『 創新產業 』來『 解決失業 』。」 ( 丁玲虹, 2001:4) 智慧產業的落實,必須有一個工具,這個工具就是「 全球通路 -TES 」;發明「 TES 」 ( 電子商店系統, The eStore System) 就是創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— 「 從創新、製造到市場 」三者兼具,提供給「 傳統與科技產業 」有衍生性價值鏈,讓參與產業鏈者得利。 「 全球通路 -TES 」這個投資計畫,因為擁有發明的智慧財產權,又在國際經濟組織公開發表,被納入紀錄,故有「 著作權 」保護,可以保障智慧產業運行時,免受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