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津大航運計畫

文 / 郭立昌 ( English ) 產業多元化是未來大趨勢 民間主動的力量十方來聚 創造富裕台灣的歷史機會 為下一代留下美好的明天 旗津大航運計畫 我們帶至世界的「 非現金系統 」 (Cashless System) 年交易額已高達 36 兆美元,昨日會議的結論是,我們必須前往美國運用 36 兆美元的 1% 智財 (IP) ,結合 MAGA 及美國主權基金,撬動 3,600 億美元運用於 NDART( 富裕台灣護國聯盟 ) 推展的各項計畫,其中規劃壹仟億美元投資高雄旗津 — 建造新的國際機場、大造船廠、空運場 (air cargo) 、貨櫃場、航運碼頭、國際觀光飯店和免稅區 — 稱為《 旗津大航運計畫 》。 《 旗津大航運計畫 》 (AI 生成圖像 ) 《 旗津大航運計畫 》是一個宏大且多層次的計畫,涉及龐大的財政投入與跨國合作,具體針對台灣高雄旗津地區的發展。若這個計畫若能在高雄旗津順利推進,以下是可能產生的綜效: 1. 創造就業機會與衍生性價值鏈: 15 萬個新工作機會。 2. 提升全球競爭力與貿易樞紐地位:迎接兆美元新商機。 3. 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:大數據、 AI 和物聯網。 4. 國際地位與政治經濟影響力:強化美台的雙邊戰略聯盟。 5. 綠色經濟及可持續發展:成為綠色經濟的典範。 6. 資本流動與金融市場發展:吸引國際資本關注。 富裕台灣靠旗津.富盟規劃大航運 我的伯父郭坤玉住旗津,他是戰死於南洋的台籍日本兵;因為祖父郭標拒絕替日軍載運慰安婦被抄家之後,伯父是滅族行動下的犧牲品。祖父的和美船隊,小船泊安平、大船泊高雄旗津,伯父 1942 年從高雄旗津出海赴南洋,一去沒回頭;纏足的祖母每次拿著小剪刀剪紙累了時,總是會抬頭望向門外,望到出神,望到淚流滿臉,卻盼不到出征的兒子歸回。我在 2006 年 APEC 領袖會議向日本代表提起迎靈歸故里,他忘了,但追查後發現伯父郭坤玉竟然住在旗津,終於迎靈回來與祖母同住。 郭坤玉及其出征隊友的遺照 20 世紀初,祖父有個大航海計畫,他從台南安平南向到高雄旗津規劃一條海上通路,同時北上鹿港到艋舺,以解決日治早期陸上交通運輸的不方便,也協助鄉親把農產品行銷至世界各地;如今,台灣面臨有史以來產業轉型的最大困境,祖父的大航海計畫升級為《 旗津大航運計畫 》,是...